Ann Neurol: 成功再灌注对功能结局的影响通过限制梗死生长和/或脑水肿来介导

时间:2022-12-29 15:00:1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由于关键试验确立了血管内取栓(E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EVT已成为早期(6小时内)和晚期(6-24小时)大血管闭塞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设备技术和程序技术的进步也有助于越来越成功的再灌注,目前已接近90% 。然而,尽管手术成功率很高,但只有一半接受EVT的患者实现了功能独立,这表明有机会进一步优化取栓结果。再灌注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梗死生长和水肿的减少可能是再灌注临床获益的介质。

Amrou Sarraj等在Ann Neurol发表研究文章,旨在确定成功再灌注对功能结局的影响是否通过限制梗死生长和/或脑水肿(以中线移位衡量)来介导;如果是这样,量化通过梗死生长和中线移位介导的成功再灌注效果的比例。

中介分析的假设因果路径。成功再灌注对功能结局的总影响(90天随访mRS评分)是直接影响(a’)、通过梗死生长介导的间接影响(b1*b2)和通过脑水肿介导的间接影响(c1*c2)的总和。

中介分析的另一种假设因果途径

该研究采用了一种调解分析框架来量化梗塞生长和脑水肿(中线移位)对成功再灌注(mTICI≥2b)与功能结果(mRS .分布)的中介效应。此外,还对原始假设进行了进一步的评估,在此基础上,梗死生长介导了在中线移位的再灌注效果。

542/665(81.5%)合格的患者实现成功再灌注。成功再灌注及不成功再灌注患者基线临床和影像学特征相似。梗死增长中位数(IQR)为12.3(1.8-48.4)ml和中线移位中位数(IQR)为0(0,2.2)mm。249(37%)例显示了≥1mm的中线位移,位移中位数(IQR)为2.75(1.89,4.21)mm。

成功再灌注与两种预定义介质的减少有关:梗死增多(β,−1.19;95%CI,−1.51至−0.88;p<0.001)和中线移位(aOR:0.36,95%CI:0.23- 0.57,p<0.001)。在回归模型中加入梗死增多和中线移位时,再灌注成功与功能结局改善的相关性(acOR:2.68;95%CI:1.86-3.88,p<0.001)无统计学意义(acOR:1.39,95%CI:0.95-2.04,p=0.094)。梗死生长和中线移位解释了45%和34%的成功再灌注效应。

 梗死生长和脑水肿对成功再灌注和90天mRS评分分布之间关联的独立中介作用的模型参数

该研究发现成功再灌注对功能结果的显著比例(~ 80%)的影响是通过减少梗塞增多和脑水肿来介导的。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该结果,检测其他介质以解释成功再灌注残余效应,并确定新的治疗靶点以进一步提高再灌注益处。

 

原文出处

Mediation of Successful Reperfusion Effect through Infarct Growth and Cerebral Edema: A Pooled, Patient-level Analysis of EXTEND-IA Trials and SELECT Prospective Cohort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2 Dec 26]. Ann Neurol. 2022;10.1002/ana.26587. doi:10.1002/ana.26587

上一篇: JNNP:评估眼外肌肉疲劳程度诊断重症肌...

下一篇: 24小时尿量还可这样测?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