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绍平教授团队RIGHT试验:STEMI直接PCI术后常规抗凝治疗安全但无明显获益

时间:2023-08-31 13:53:4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荷兰阿姆斯特丹 – 当地时间2023 年8月28日16:30,第一项评估STEMI直接PCI术后常规抗凝临床获益的RIGHT试验结果在欧洲ESC大会HOT LINE主会场隆重公布。该试验结果提示,直接PCI后常规延长抗凝治疗并未降低30天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图1)。

图片

图1 

STEMI直接PCI后经验性抗凝比率极高,但缺乏可靠证据和明确指南推荐

中美CCC-ACS研究显示,在34826例接受直接PCI的STEMI患者中,术后抗凝的比例高达75.4%;美国HORIZONS-AMI和欧洲EUROMAX汇总分析显示,有41.1%的患者接受了术后抗凝治疗。基于CCC-ACS数据的分析提示,术后抗凝可能降低全因死亡风险。长期以来,ESC和AHA/ACC指南均未对STEMI直接PCI后常规抗凝治疗提出明确推荐。本次ESC大会上最新发布的2023年ESC ACS管理指南也建议,除非存在某些特定的临床情况(如存在左心室动脉瘤伴血栓形成或需要抗凝的房颤),侵入性治疗后应考虑立即停止肠外抗凝(Ⅱa/C)。

RIGHT试验为直接PCI术后是否应常规抗凝提供了强有力的研究证据

RIGHT试验是一项由研究者发起、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优效性试验,也是全球第一项评价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延长抗凝能否获益的随机临床试验。该研究由两个学术研究组织 CREATE (血栓与栓塞临床研究协作组,中国)和 ACTION Study Group(法国)联合设计和开展,主要研究者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聂绍平教授。研究旨在比较在当今临床实践下,STEMI直接PCI后常规使用低剂量抗凝治疗(依诺肝素、普通肝素或比伐芦定)是否优于安慰剂。

RIGHT试验在中国53家中心进行,共2989例术中接受比伐芦定的STEMI患者术后以1∶1的比例随机分为低剂量抗凝治疗或安慰剂组,每个中心选择三种方案中的一种(依诺肝素40 mg,每日一次皮下注射,普通肝素10 IU/kg/h静脉注射,调整以维持活化凝血时间在150至220秒之间,或比伐芦定 0.2 mg/kg/h静脉注射),应用至术后48小时。

入选患者平均年龄为60.9岁,其中20.7%为女性,24.5%患有糖尿病,54.5%患有高血压。结果显示,直接PCI术后常规抗凝治疗并未降低主要疗效终点事件风险(30天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脑卒中、明确的支架血栓或紧急血运重建)(HR 1.0,95% CI 0.63~1.57,P=0.988)(图2);术后抗凝也未增加主要安全性终点事件(30天BARC 3~5型出血)(HR 0.74,95% CI 0.30~1.83,P=0.511)。

图片

图2

探索性分析发现直接PCI术后不同抗凝药物的获益可能存在差异

RIGHT试验设立的探索性次级研究目标结果显示,直接PCI术后使用不同抗凝药物(肝素、依诺肝素和比伐芦定)与主要终点事件之间存在明显交互作用 (P=0.015),依诺肝素与安慰剂(HR 0.46,95%CI 0.22~0.98),普通肝素与安慰剂(HR 3.71,95%CI 1.03~13.28),比伐卢定与安慰剂(HR 1.24,95%CI 0.60~2.59),直接PCI术后使用依诺肝素的患者有可能获益(图3)。结合ATOLL试验和CCC-ACS注册研究的结果(ATOLL试验显示,与术中和术后均使用肝素的患者相比,直接PCI术中使用静脉依诺肝素抗凝,随后每日一次40 mg皮下注射平均使用4.6天能减少缺血事件,且不增加出血风险;CCC-ACS注册共纳入34826例STEMI患者,近92% 的患者在直接PCI术后急性期至少注射一次低分子量肝素,结果显示,延长抗凝能减少全因死亡且不增加出血风险),直接PCI术后使用依诺肝素能否获益值得进一步研究。基于现有研究结果,对于有延长抗凝指征的患者,选择依诺肝素似乎更为合理。

图片图片

图3

主要研究者聂绍平教授表示:“总体而言,RIGHT试验的结果表明,尽管STEMI直接PCI后延长使用低剂量抗凝治疗是安全的,但似乎并不能降低低至中度风险人群的缺血事件发生率,因此不推荐常规使用。直接PCI后使用依诺肝素抗凝是否有益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上一篇: 风湿性瓣膜病有这些CT影像特征,应和哪些...

下一篇: 太疯狂!医学院都想改名!近20所医学院或...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