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ematologica:新药时代MM干细胞动员新方案:环磷酰胺、G-CSF和按需普乐沙福

时间:2023-12-05 11:33:2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新药时代多发性骨髓瘤的动员

大剂量美法仑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是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NDMM)且适合移植的患者的标准治疗,而充足的造血干细胞(HSC)采集对于确保ASCT后的血液学恢复至关重要。标准的干细胞动员策略包括仅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或常规化疗(主要是环磷酰胺2-4 g/m2) 联合G-CSF进行稳态动员,但仍有多达15-20%的NDMM患者未能收集到用于ASCT的最低数量的造血干细胞。

普乐沙福用于MM的HSC动员可提高HSC动员的效率、获得更高的CD34+细胞、降低失败率、减少单采次数。普乐沙福用于干细胞动员有很多策略,从“按需(on-demand)”或“及时(just-in-time)”使用(基于单采前PB CD34+干细胞数量或首次获得的CD34+干细胞,根据风险调整策略给予普乐沙福)到干细胞动员失败风险高的患者的“抢先(pre-emptive)”策略。

新药时代,普乐沙福作为化疗联合G-CSF动员的HSC挽救性药物的疗效数据有限,系统性评估HSC动员影响因素的前瞻性研究较少,且主要开展于来那度胺和抗cd38单抗纳入NDMM诱导治疗之前。

《Haematologica》近日报告了一项前瞻性、多中心、观察性MOZOBL06877研究的结果,该研究评估了采用以新药为基础的诱导方案治疗的NDMM患者,采用环磷酰胺+G-CSF和“按需”普乐沙福进行HSC动员,并确定了动员不良和需要使用普乐沙福的预测因素。

图片

研究方法

该研究纳入适合移植、接受含新药诱导治疗、接受环磷酰胺+G-CSF及“按需”普乐沙福HSC动员的成人NDMM患者。具体而言,第0天静脉注射环磷酰胺(2~4g/m2)动员HSC,从第5天开始静脉注射G-CSF (5-10 mcg/kg/d),直至HSC采集结束;“按需”普乐沙福可用于接受至少连续4天G-CSF治疗后CD34+细胞<20×106 /L的患者,或在第一个采集日后未能采集≥1×106 CD34+细胞/kg的患者。普乐沙福的剂量为每天240微克/公斤体重(如果肾损伤,则为每天160微克/公斤体重),在后续单采开始前6-11小时进行皮下注射,持续5天直至达到HSC目标。采集失败定义为CD34+干细胞采集<20×106 CD34+细胞/kg。

主要终点为动员不良患者的比率,定义为采集<20×106 CD34+细胞/kg的患者比率,或需要“按需”普乐沙福来获得足够HSC的患者比率。次要终点包括总体收集≥2或≥4×106 CD34+细胞/kg的患者比例,包括使用和未使用“按需”普乐沙福;按需服用普乐沙福的患者比例;普乐沙福的HSC采集“挽救率”,定义为接受普乐沙福治疗的患者采集≥2×106 CD34+细胞/kg的比例;普乐沙福给药后CD34+细胞水平升高;使用和不使用普乐沙福时,每千克单采物收集的CD34+细胞数量;预测动员不良和需要使用普乐沙福的因素;及动员期间3~4级非血液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研究结果

患者特征

研究共纳入303例适合移植NDMM患者,其中301例患者接受了HSC动员(环磷酰胺2~4g/m2 +GCSF),并纳入分析。2例患者被排除出分析:1例因HSC动员前疾病进展,1例因HSC仅用G-CSF。

诊断时的中位年龄为60岁, 142例患者(47%)年龄>60岁(表1)。在可评估的患者(n=224)中,59例(26%)为R-ISS I期、151例(67%)为II期、14例(6%)为III期。在有FISH数据的158例患者中,43例(27%)检出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诊断时骨髓浆细胞的中位值为50%,35%的患者中有>60%。

图片

大部分患者接受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诱导治疗(n=266, 88%),主要是硼替佐米-沙利度胺-地塞米松(VTd;n=241, 80%;表2)。29例患者(10%)使用来那度胺,21例患者(7%)使用卡非佐米,10例患者(3%)使用达雷妥尤单抗。在进行HSC动员之前,患者接受了中位5个诱导周期。诱导期结束时79例患者(27%)达到部分缓解(PR), 167例(56%)达到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 47例(16%)达到≥完全缓解(CR)。27例(9%)患者在诱导期出现≥1起3~4级血液学不良反应。

图片

从诊断到干细胞动员的中位时间为6个月,而从诱导结束到环磷酰胺给药的中位时间为30天。动员前的ANC、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的中位值分别为3.1×103/m2、12.9g/dL和238.5×103/m3

144例(48%)患者接受了2g/m2环磷酰胺,73例(24%)患者接受了3g/m2环磷酰胺,84例(28%)患者接受了4 g/m2环磷酰胺。

HSC动员

总体而言,287/301例(95%)患者采集了≥2×106 CD34+细胞/kg;253例(84%)患者未接受普乐沙福治疗,34例(11%)接受了“按需”普乐沙福治疗(图1)。

图片

301例患者中14例(5%)未采集到≥2×106 CD34+细胞/kg;其中4例(1%)接受了“按需”普乐沙福治疗,10例(4%)未接受。在主要终点方面,48例患者(16%)动员不良:14例(5%)由于HSC动员失败(HSC采集<2×106 CD34+细胞/kg), 34例(11%)由于需要“按需”普乐沙福

38例患者(13%)接受了“按需”普乐沙福治疗:25例由于单采前的CD34+细胞计数<2×106 CD34+, 13例由于首次采集后的CD34+干细胞产量<1×106/kg。普乐沙福的中位给药次数为1次;普乐沙福剂量0.24 mg/kg 35例(92%),0.16 mg/kg 3例(8%)。

在接受普乐沙福治疗的患者中,34/38成功采集≥2×106 CD34+细胞/kg,4/38 HSC动员失败,总体“HSC采集挽救率”为90%。总体而言,患者采集的CD34+细胞中位数为9.9×10/kg ;在不需要普乐沙福的患者中,中位HSC产量为10.2×10CD34+细胞/kg,在接受“按需”普乐沙福的患者中,中位HSC产量为6.5×10CD34+细胞/kg。

在不需要普乐沙福治疗的患者(n=253)中,244例(95%)采集到4×106 CD34+细胞/kg, 8例(5%)采集到2 ~ 4×106 CD34+细胞/kg。普乐沙福组(n=34)中,30例(88%)患者采集到4×106 CD34+细胞/kg, 4例(12%)采集到2~4×106 CD34+细胞/kg。接受来那度胺为基础(n=23)或达雷妥尤单抗为基础(n=10)诱导方案的患者分别采集中位6.4和9.75 ×106 CD34+细胞/kg;两组动员不良者分别为10例(43%)和4例(40%),其中7例(30%)和4例(40%)需要使用普乐沙福,而两组中分别有3例(13%)和0例未能收集≥2×106 CD34+细胞/kg。

正如预期,在成功采集HSC的患者(n=287)中,与接受“按需”普乐沙福治疗的患者(16×106)相比,不需要普乐沙福治疗的患者(70.9×106)计数第1日的CD34+细胞/L中位数较高;但普乐沙福给药后观察到CD34+细胞/L的中位数量增加了约3倍,从17.5×106到58.3×106 CD34+细胞/L。

在不需要普乐沙福的患者和“按需”普乐沙福组,单采数量的中位数分别为1和2;而在不使用和使用普乐沙福的患者中,采集的CD34+细胞/kg的中位数分别为7.06×106 CD34+细胞/kg和3.5×106 CD34+细胞/kg。HSC动员和采集的主要结局见表3。

图片

在单变量分析中,基线骨髓浆细胞增多症占总骨髓细胞的60% (OR=3.96;p<0.001)、以来那度胺为基础的诱导方案(OR=5.48;p<0.001)、以达雷妥尤单抗为基础的诱导方案(OR=6.31;p=0.03)、诱导期间发生3-4级血液学毒性(OR=6.31;p<0.001)、动员前低ANC<2500/uL (OR=2.78;p=0.001)和血红蛋白<12 g/dL (OR=2.08;p=0.03)与动员失败或需要普乐沙福的风险增加相关。在多变量分析中,骨髓浆细胞增多症占骨髓细胞总数的60% (OR=4.14;p <0.001)、以来那度胺为基础的诱导方案(OR=4.45;p=0.002)和诱导期间发生3-4级血液学毒性(OR=3.53;p=0.012)与较高的动员失败风险或需要普乐沙福治疗独立相关。暴露于达雷妥尤单抗的患者显示出更高的动员失败风险的趋势,但在多变量分析中没有统计学意义(OR=2.17;p=0.37;表4)。

图片

HSC动员的安全性

总体而言,在观察期间16例(5%)患者发生了任何级别的非血液学不良事件,其中最常见的为骨痛(2%)、恶心和呕吐(1%)和感染(2%),同时报告了1%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恶化/加重。仅2例(1%)患者发生3级感染。未观察到4~5级不良反应。在接受普乐沙福治疗和未接受普乐沙福治疗的患者之间,未观察到AE发生率差异。

总结

本前瞻性、多中心、观察性研究共纳入301例患者(中位年龄60岁),分别有287例(95%)和274例(93%)患者采集到≥2和≥4×106 CD34+细胞/kg,中位数为9.9×106 CD34+细胞/kg。动员不良者有48/301(16%),其中34/301(11%)需要普乐沙福挽救,14/301(5%)无论是否使用普乐沙福均未成功。接受普乐沙福治疗的患者中90%(34/38)采集到≥2×106 CD34+细胞/kg。诊断时骨髓浆细胞增多60% (OR=4.14)、使用来那度胺(OR=4.45)和诱导期间3-4级血液学毒性(OR=3.53)与动员失败或需要普乐沙福的较高风险独立相关。

对于接受新药(包括卡非佐米、来那度胺和达雷妥尤单抗)治疗的NDMM患者,环磷酰胺联合G-CSF和"按需"普乐沙福是一种有效的策略,可获得较高的HSC采集率和HSC产量。

参考文献

Mina R,et al. A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study on hematopoietic stem-cell mobilization with cyclophosphamide plus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and 'on-demand' plerixafor in multiple myeloma patients treated with novel agents.Haematologica . 2023 Nov 16. doi: 10.3324/haematol.2023.284023.

上一篇: IBIO-102研究最新OS数据在202...

下一篇: 问诊分析:肺磨玻璃结节伴血管征,随访2年...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