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里的血泡,不仅仅是溃疡那么简单,医生:生存率只有30%~60%

时间:2024-05-30 16:01:0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3月的一天,母亲发现14个月大的小沐身上有红点,起先没在意,觉得过几天就好,没想到的是后来一连串的迹象冒出来,大家觉得情况不简单。孩子爸爸回忆说,“当时孩子身上、口腔里面一直出血泡,身上还出现血红的小点,一点点的,额头两边鼓大包。”夫妻俩带着孩子去了当地医院,经过血项检查医生发现小沐指标存在异常,两系减低,于是带着孩子来到省儿童医院。经过化验,小沐被确诊为髓系白血病,且是其中罕见的一种——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医生介绍,“髓系白血病的生存率只有60%~70%,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是髓系白血病中更为罕见的一种,生存率只有30%~60%。可谓是罕见中的罕见。”

孩子的父母接受不了这个事实,让他们心痛的是,小沐拿着奶瓶想往嘴里塞,塞了却因为痛不能吃,看着孩子想吃却又吃不进去的时候,他们的心碎了。

经过化疗两次,ICU两进两出,小沐的病情暂时稳定下来,接下来爸爸妈妈将带她去外省进行骨髓移植。

3岁前发病,平均年龄为2.2岁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cute megakaryocytic leukemia,AMKL)是一种少见类型的白血病,以骨髓巨核细胞克隆性增殖,常合并骨髓纤维化。儿童发病率明显高于成人,尤其是伴有唐氏综合征的儿童,近一半的AMKL于3岁前发病,平均年龄为2.2岁。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AMKL) 是一类以原始巨核细胞克隆增殖为特征的异质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与其他急性白血病类型相似,常以发热、乏力、出血起病,部分患者有肝、脾、淋巴结肿大。

可见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增生活跃,粒系及红系细胞增生均减低,巨核细胞系异定担生,全片巨核细胞可多达1000以上,以原始及幼稚巨核细胞为主,原巨细胞可>30%,可见巨形原始巨及小巨核细胞。

诊断

AMKL罕见且预后极差,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通过骨髓常规和病理、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检查以及电镜技术等综合判断有助于其诊断及鉴别。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MKL)诊断标准:依据2008年WHO分型诊断标准:骨髓原始细胞≥20%,其中≥50%的原始细胞为巨核细胞来源。

完善骨髓穿刺活检,骨髓涂片进行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骨髓活检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同时留取相应骨髓标本完善免疫分型检测(流式细胞术)、遗传学(染色体)及分子生物学(如融合、突变基因)检测等,待上述结果回报后进行综合诊断。

干抽

在实际临床中,AMKL患者的诊断存在困难,主要原因是AMKL患者常合并骨髓纤维化,容易出现干抽,导致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不准确,不能获取准确的原始细胞比例,在这种情况下,假如经流式细胞学、免疫组化、超微结构的观察以及血小板过氧化物酶(PPO)检测明确为巨核细胞,可以通过评价骨髓活检中的原始细胞数量来诊断AMKL。

骨髓检查:骨髓涂片可见大小不等、圆形或类圆形且边缘不齐、呈毛刺或云雾状突起的原始巨核细胞,细胞质不丰富,呈蓝色不透明且着色不均,可见伪足样凸起,个别细胞可见少许空泡或颗粒,亦见凹陷、扭曲等,染色质细腻或呈颗粒状,但部分核仁不清晰,部分细胞边缘可见聚集性血小板。过氧化物酶(Pox)染色、非特异性酯酶(ASDCE)、热盐水试验均为阴性,糖原染色(PAS)可见块状阳性,α-乙酸萘酚酯酶染色(α-NAE)可见阳性,并可被氟化钠抑制试验(NAF)所抑制。

治疗

目前化疗依然为AMKL 的一线治疗方案,随着方案改进和优化,造血干细胞移植( HSCT) 的开展,以及高质量护理支持工作,儿童 AMKL 的预后显著改善。

AMKL 治疗失败原因之一是化疗耐药,提高化疗敏感性是可用策略。低毒双硫仑/铜可有效治疗阿糖胞苷耐药细胞,可作为复发难治性 DS-AMKL替代治疗药物。

多耐药基因外排泵抑制剂粉防己碱具有特异性抗白血病作用,在一项与阿糖胞苷治疗复发难治性 AMKL 的临床研究中展现了优异的疗效和耐受性。HSCT 具有根治复发难治性白血病作用,但能否改善 non-DS-AMKL 远期预后仍存在一定争议。

近年来出现了诱导分化治疗、靶向治疗、以及表观遗传酶抑制剂等新型治疗,单用或联合经典化疗,为 AMKL 的治疗提供了曙光,但尚没有成熟药物用于临床。

参考资料:

1. 刘彦权 殷悦 陈玉婷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14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22,47(10) 1006-1012

2. 吴宛玲,赵光杰,丁天凌等.9例成人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临床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7,30(09):701-704.

3. 衡春,曹维克,李元媛等.四例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实验室诊断分析[J].海南医学,2016,27(18):2971-2973.

4. 贺玲玲,骆婷婷,常艳等.28例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9,39(09):2-10.

5. 董树旭,赵轼轩,王颖等.22例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的实验室检查特点分析[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6,37(04):297-301.

6. 曹越,蔡元菊,杨江勇等.5例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患者免疫表型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15):2074-2075+2078.

上一篇: 首例:男性罹患乳腺多形性/实性小叶癌,N...

下一篇: 【综述】小胶质细胞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神经...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