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道丨干货】病理基础——肿瘤的异型性

时间:2024-06-12 18:00:5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肿瘤的异型性是指肿瘤组织与相应的正常组织不同程度的差异。肿瘤本身是来源于人体的正常组织,例如食管的鳞癌,胃的腺癌,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等等。但因为肿瘤的形态与正常的组织有差异,我们才能够在镜下辨别,哪里是正常组织,哪里是肿瘤的成分。

 一、肿瘤的结构异型性

肿瘤的结构异型性是指肿瘤细胞形成的组织结构,在空间排列方式上,与相应正常组织的差异。比如胃腺癌中腺上皮形成不规则或腺样结构,与正常完整腺体的形态不相同。

这是正常的胃黏膜:

图片

正常细胞排列呈单层,有胃小凹正常结构

图片

腺体形成不良

上图还能看出来是腺体的结构,但是腺体又不是正常的腺体,我们会称为腺体形成不良,这个属于异型中的结构异型性,它的结构和正常的腺体不一样。

再换另外一个视野,这里已经看不出来正常腺体的结构了,只能看到这种深染排列紊乱的细胞呈实性排列,这也是结构异型性:

图片

这是肠正常的腺体:

图片

而下图是腺癌,可以看到两者的结构明显不一样

图片

放一张两者之间有明显界限的图:

图片

肿瘤的结构和正常组织的结构不一样,就叫做肿瘤的结构异型性。

 二、肿瘤的细胞异型性

肿瘤的细胞异型性就是指肿瘤的细胞与正常细胞也不相同。

1、细胞体积异常,有些细胞体积增大,有些为原始小细胞。

2、肿瘤细胞的大小和形态很不一致,多形性,可出现体积巨大的肿瘤细胞「瘤巨细胞」。

图片

还看这张图片,全部都是肿瘤细胞,能看出来它们都是深染的状态,排列紊乱,没有正常的腺体结构,有的细胞大,有的细胞小。

3、肿瘤细胞核的体积增大,胞核与细胞质的比例「核质比」增高(核质比就是细胞核与细胞质的比例)。

一般细胞的细胞核比较小,正常上皮细胞的核质比为1:4~1:6,而恶性肿瘤细胞可为1:1,甚至更高。

4、核的大小,形状和染色差别较大,出现巨核,双核,多核或奇异形核,核内DNA增多,核深染,染色质呈粗颗粒状,分布不均匀,常堆积在核膜下。

5、核仁明显,体积大,数目增多

图片

细胞核中出现的淡紫色的圆形物质就是核仁,正常细胞是看不到核仁的,肿瘤细胞中细胞核增大,核仁增大,很明显

6、核分裂象增多,出现异常核分裂象「病理性核分裂象」,不对称核分裂,多极性核分裂等。

图片

来自第九版病理书中的病理性核分裂象

总结起来,细胞异型性就是说肿瘤细胞的细胞体积、大小、形态发生变化。

肿瘤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大小、形态变化:

  • 核仁增大

  • 核分裂象增多,出现病理性核分裂象

这些都是肿瘤细胞的异型性

图片

图片

  • 正常细胞变成了恶性肿瘤,它的方方面面都会发生变化,变化的比较大,面目全非,亲妈来了都不认识的那种,就是异型性大,这种肿瘤偏恶性。

  • 变化的比较小,细胞长得还很像正常组织,这种肿瘤就偏良性。

因此,异型性还是区别良恶性肿瘤的重要指标。

良性肿瘤的细胞异型性可能很小,仍会有不同程度的结构异型性,而恶性肿瘤的细胞异型性和结构异型性都比较明显,异型性越大,肿瘤与相应正常组织的差异越大。

上一篇: 首都医科大学江涛等团队合作最新NCB,为...

下一篇: 2024年ASCO报道的两款广谱抗癌新药...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