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肺心交织的链球菌感染奇案,内外兼治如何逆转病情悬念?
时间:2024-08-29 23:00:5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前言
感染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病因,可导致人类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约500种以上,包括病毒、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寄生虫等。针对种类繁多的病原体所致的感染性疾病,在明确病原基础上开展精准抗感染治疗是获得良好救治的关键。
在“龙城感染云查房”第八期中,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科的童学成医师分享“攻肺伤心气难平,内外兼修病痛除-1例星座链球菌感染病例”。感染前沿特将精华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基本信息
张某,男,41岁,电缆工人。
既往:平素体健,无慢性基础疾病,有青霉素过敏史。
入院时间:2020年3月26日。
主诉
发热伴咽痛3天。
现病史
3月23日:进食冷饮食物后出现发热,体温37.8℃,并出现咽部疼痛,稍感胸闷,无呼吸困难,无气喘,无心慌、胸痛。
3月24日:外院就诊査血常规:WBC:14.03×109/L,NE:78.7%,胸部CT未见明显异常,考虑上呼吸道感染,予“头孢尼西、地塞米松”治疗2天,效果不佳。
3月26日:咽痛症状加重,体温38.6℃,复查血常规:WBC:13.64×109/L,NE:91.2%,甲状腺彩超显示甲状腺左叶内实质性占位性病变,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胸部CT可见前纵隔及颈部皮下积气,两下肺少许间质性炎伴两侧少量胸腔积液。遂转诊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诊疗过程
入院查体
T:38.5℃,P:96次/分,R:20次/分,BP:125/175mmHg;神志清,精神稍萎,体型消瘦,急性面容,咽部充血,两侧扁桃体不大,颈部肿胀充血,触痛明显,有捻发感,心肺腹查体无特殊。
喉部CT:喉部软组织内多发积气样斑片影,拟感染性病变可能。
入院完善检查
WBC 9.53×109/L,中性粒细胞数偏高,淋巴细胞数偏低;CRP 173.12 mg/L;PCT 1.5 ng/ml;BNP 189.9 pg/ml。
入院诊断
中年男性,既往体健,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为发热伴咽痛;查体示颈前区红肿热痛,捻发感;CT可见颈部软组织肿胀,伴积气;血象、CRP、PCT增高。考虑颈部蜂窝织炎。
蜂窝组织炎:皮下、筋膜下或深部结缔组织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性炎症。
诱因:
皮肤保护屏障破坏:创伤、烧伤、烫伤、湿疹、带状疱疹等可导致皮肤的保护屏障被破坏;
免疫抑制:糖尿病、白血病或HIV感染等人群,自身免疫力低下,容易导致细菌侵入;
手术影响:既往接受过下肢静脉瘤和淋巴结清除术、脂肪吸引、放射治疗等,可能会对淋巴结和血液的流动造成影响。
诊治方案
给予患者严密监护与吸氧支持,同时采用利奈唑胺与厄他培南联合抗感染,氢化可的松琥珀酸抗炎治疗,辅以异甘草酸镁,综合措施旨在全面稳定病情,促进恢复。
治疗经过
入院第二天:WBC 9.4×109/L;CRP 198.31 mg/L;PCT 1.49 ng/ml。
头颅CT(3月28日)未见明显异常。
喉部CT(3月28日)影像表现:双侧颈部、喉部及胸骨上窝软组织密度增高、边缘模糊、其中见多发气体密度影。喉腔对称无狭窄,双侧声带对称无异常,会厌软骨形态及密度正常。诸喉软骨未见骨质破坏,右侧颈部见增大淋巴结影。
*诊断:双侧颈部、喉部及胸骨上窝密度增高伴积气。拟感染性病变,病灶较前片(2020年3月26日)稍吸收。
胸部CT(3月28日)影像表现:双侧胸部对称,气管居中,右肺中叶及左肺下叶见片状密度增高影,余肺纹理增多,气管、支气管通畅,两肺门影清晰,心影形态大小正常,心包下见水样密度影,前纵隔内见气体影。双侧胸腔见大量水样密度影。
*诊断:1.右肺中叶及左肺下叶感染性病变;2.双侧大量胸腔积液,两肺膨胀不全;3.前纵隔内积气,心包积液。
48h后评估:体温及颈部肿痛明显缓解,胸闷气促、炎症指标好转不明显。
基于患者双侧胸腔出现大量胸腔积液,胸闷气喘症状加重,遂给予患者胸腔穿刺引流。
右侧胸腔穿刺引流(3月28日):单个核细胞百分比(PIH %):11%,多个核细胞百分比(IE-BF %):89%,乳酸脱氢酶(L-P)(LDH-L):3351 U/L,腺苷脱氨酶(ADA):101.6 U/L,血培养、引流液培养阴性。
左侧胸腔穿刺引流(4月1日):有核细胞计数8.869×109/L,多核细胞增多为主,乳酸脱氢酶(L-P)(LDH-L):1123 U/L,腺苷脱氨酶(ADA):33.2 U/L。
经过抗感染治疗,C-反应蛋白逐渐下降。4月3日患者胸闷加重,复查胸部CT。
影像表现:两侧胸腔内液性影,引流管置管中,两下肺膨胀不全,两肺下叶斑片状高密度影。两肺纹理增多。气管居中,主气管、支气管开口通畅,纵隔内及两肺门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影。心影前积液较厚处3.0cm大小。
*诊断:两侧胸腔积液引流中,两下肺膨胀不全,叶间积液,心影前积液。
4月3日行超声引导下纵膈内脓肿穿刺引流。引流液培养结果为星座链球菌。
链球菌是一大类常见的化脓性球菌。
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及人的上呼吸道(鼻咽部)、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多数不致病构成正常菌群。少部分可引起多种化脓性疾病、毒素性疾病和超敏反应性疾病。毒力引起:化脓性炎症、猩红热、新生儿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超敏反应引起:风湿热、肾小球肾炎等超敏反应性疾病。
分类
根据链球菌属各种细菌在血平板上的溶血现象,分为甲型(α)溶血性链球菌、乙型(β)溶血性链球菌、不出现溶血的丙型(γ)链球菌。根据Lancefield抗原血清分型分为A、B、C、D等20群。血清群与溶血特性没有相关性,但对人类致病的A群链球菌多数呈现乙型溶血。
星座链球菌
星座链球菌是草绿色链球菌群,咽峡炎链球菌属的一个菌种。国外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有报道,在国内是1999年首次报道革兰阳性球菌,成双链或短链排列,在血平板上可形成明显β溶血环的菌落。
其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人体体表、口腔和肠道等部位均有分布,通常为条件致病菌,在机体免疫力低下常可引起化脓性感染。特征为易于形成脓肿,最易形成牙周、扁桃体及鼻窦脓肿。一旦发现星座链球菌菌血症务必要寻找脓肿,肝脓肿是最常见的内脏脓肿。
下一步治疗
患者感染较重且有扩散风险,采用强效且广谱的美罗培南和利奈唑胺组合,有效覆盖多种病原体,控制感染,降低病情恶化的风险。
出院前患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RP均降至正常,心包积液、胸腔积液吸收完全。
诊治体会
星座链球菌虽是条件致病菌,但在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中,感染后病情进展较快,可导致危及生命的播散性脓肿;抗感染治疗和局部病灶的引流同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