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JNS:围手术期体温监测对患者安全的影响

时间:2023-06-19 21:01:3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体温监测对于安全的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如果在每个手术阶段没有患者监测,核心体温的变化将无法识别、预防或治疗。保暖干预措施的安全使用也取决于监测。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调查围手术期护理各阶段的体温监测方法。研究了与体温监测率相关的患者特征,以及如保暖干预或低温暴露等临床变量。

研究回顾性收集患者特征、围手术期温度数据、保暖干预措施和暴露于低温的情况。描述围手术期温度数据的频率和分布,包括根据临床指南进行最低温度监测的依从性。

结果显示,从术前基线到麻醉后监护室出院,围手术期体温监测模式是稀疏和间歇性的,其特点是术前和术中监测水平低,而几乎所有患者(94.0%,n=1515)在入院接受麻醉时都进行了体温评估。大约四分之一的患者在围手术期任意时间点都没有(2.5%,n=42)或只有1次体温记录(22.3%,n=376)。超过一半(51.8%,n=876)记录了两次或更少的体温。近三分之一的患者(32.7%,n=553)在进入麻醉监护室之前无体温数据。

在手术期间接受主动保暖干预的患者中,超过三分之二(68.5%)的患者没有体温监测记录。在调整后的模型中,临床变量和体温监测率之间的关联通常不能反映临床风险或需求:手术风险最大患者的体温监测率降低(RR=0.78,95%CI 0.68-0.89;急诊手术:RR=0.89、0.80-0.98),与普通手术相比,整形手术(RR=0.84,95%CI 0.74–0.94)和心脏/血管手术(RR=0.70,95%CI 0.51–0.97)的监测率降低。

采取保暖干预(术中保暖:RR=1.01,0.93-1.10;术后保暖:RR=1.02,0.98-1.07)和麻醉后在监护室体温过低(RR=1.12,0.98-1.28)均与体温监测率无关。

研究结果表明,需要改变系统水平,以便在围手术期护理的所有阶段进行积极的体温监测,以提高患者的安全性。

原文出处:

Judy Munday, Alana Delaforce, et al, Perioperative temperature monitoring for patient safety: A period prevalence study of five hospita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 2023, https://doi.org/10.1016/j.ijnurstu.2023.104508.

上一篇: 乐提葆:亚洲人肉毒毒素医美应用专家共识—...

下一篇: JOP: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峰值水平及其...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