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冠心病合并高血压,降压方案该如何选择?

时间:2023-04-30 15:30:2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高血压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两种疾病共存时,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骤增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降压目的是降低心、脑、肾及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冠心病和高血压领域专家建议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140/90 mmHg即开始启动药物降压治疗,除老年衰弱患者外,如果能耐受血压可降至 <130/80 mmHg临床工作中应根据不同病因予以个体化降压治疗

分享一例高血压、冠心病、PCI术后的患者,调脂、抗血小板、降压治疗考虑到二级预防和靶器官保护选择CCB+ARB的治疗方案,请大家一起讨论。

病历资料

【基本信息】

患者尚**,男性,62岁,农民。

【主诉】

因“发作性胸痛1月余。“入院。

【现病史】

患者于2020年01月29日夜间睡眠中突发胸痛,位于心前区,伴有汗出,胸骨后呈紧缩感,当时未予重视,持续约4h后症状逐渐缓解,遂于清晨至当地人民医院就诊,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V1-V3导联ST段轻度上抬;心肌标志物明显升高,考虑急性心肌梗死;后紧急转至上级中心医院就诊,因条件受限(新冠疫情突发),采取药物保守治疗;1月来患者胸痛时有发作,活动后较为明显,休息后缓解。

【既往史】

有“高血压”病史6年,平素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5mg/日”控制血压,未监测血压;有“糖耐量异常”病史2年,未予治疗。

【个人史】

吸烟史20余年,约20支/日;否认饮酒史。

【查体】

BP:150/100mmHg   HR:79次/分       

神志清,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率79次/分,律齐,心音正常,各瓣膜听诊区未闻病理性杂音及心包摩擦音,双下肢无浮肿。

【入院诊断】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2.不稳定型心绞痛

3.陈旧性心肌梗死

4.心功能Ⅱ级

5.高血压病  

6.糖耐量异常

入院后药物治疗方案

拜阿司匹林         100mg     QD

替格瑞洛            90mg      BID

瑞舒伐他汀          10mg      QN

苯磺酸氨氯地平      5mg      QD

入院后进一步完善相关辅助检查:

常规心电图示:窦性心律,V1-V3导联R波递增不良,V4-V5导联T波倒置

血液生化指标:

心肌标志物:阴性

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 NT-proBNP等指标均未见异常

糖化血红蛋白 6.6↑%

血脂分析: TG 3.01↑mmol/L   HDL-C 0.87↓mmol/L  LDL-C  3.65↑mmol/L

心脏彩超示:轻度二尖瓣、三尖瓣关闭不全,左室舒张功能轻度减退

24小时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偶发房早,偶发室早,V2-V3导联持续性T波倒置

后续进一步行冠脉造影术:对角支近中段狭窄90%,术中于对角支病变处植入Firehawk 2.75*30mm支架1枚

经治疗后患者胸痛症状明显缓解,但考虑患者合并高血压病(血压控制不佳)且目前为冠心病PCI术后状态,予调整降压治疗方案:

加用厄贝沙坦150mg QD(即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 QD联合厄贝沙坦150mg QD)

此后监测血压,血压控制尚可,波动于130-140/70-80mmHg

半年后随访复查:血压波动于120-130/70-80mmHg,继续维持目前降压方案,目前长期门诊随访,血压均控制良好。

经验总结

1、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临床上除常规关注心脏冠脉病变之外,还需兼顾高血压等合并症及相关心血管危险因素,以期全面、综合。                          

2、针对高血压的药物选择治疗方面,在考虑降压疗效的同时需兼顾心脑血管保护,尤其对于合并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更加注重逆转心脏重构、远期预后等心脏保护;而厄贝沙坦在发挥降压作用的同时,心脏保护作用更具独特优势。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人民卫生出版社

2.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中华医学杂志 2022年3月15日 102 卷第 10 期

上一篇: Nature Communication...

下一篇: “落肺征”“肺坠落征”【YXZX211】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