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R:局部晚期下位直肠癌盆腔外侧淋巴结清扫术后局部复发的因素

时间:2022-12-14 17:59:3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仍然是实现直肠癌局部控制的主要治疗方法。然而,在局部晚期下直肠癌(LALRC)中,单独采用治疗性手术治疗会导致较高的局部复发(LRR)。目前,直肠癌的治疗方法是多学科的,以改善预后。据报道,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低位直肠癌的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LPLND)是一种治疗方案,其疗效与新辅助化疗放疗相似,可控制局部复发(LR)。研究人员认为重要的是确定术前LR的危险因素和直肠癌治疗后发生的治疗失败模式。对术前风险因素和LR区域的认识可以作为改善多学科护理结果的治疗策略。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术前因素与局部复发之间的关联,并探讨局部晚期下位直肠癌患者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局部复发区域。

本项研究是一项回顾性研究,总共纳入了 469 名在 2010 年至 2018 年期间接受根治性切除术和盆腔外侧淋巴结清扫术的位于腹膜反射下方的局部晚期直肠下段腺癌患者。使用多变量 Cox 回归评估局部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本项研究中共有286名患者接受了前期手术,132名患者接受了新辅助化疗后手术,51名患者接受了术前化放疗后进行了手术。86例 (18.3%) 为壁外静脉侵犯阳性,113例 (24.1%) 为环切缘阳性。中位随访期为46个月。局部复发与壁外静脉浸润阳性 (HR = 2.596 (95% CI, 1.321–5.102);p = 0.006) 或环周切缘阳性 (HR = 2.298 (95% CI, 1.158–4.560);p= 0.017)。51例(10.8%)局部复发,其中盆腔丛和髂内区最常见(6.6%),其次是骨盆中央区(3.8%),闭孔明显更低(0.4%)。

本项研究证实,壁外静脉浸润状态和环周切除边缘状态与接受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的高局部复发率相关。此外,与其他区域相比,闭孔区域的局部复发率较低。

原始出处:

Shiraishi, Takuya. et al. Radiologic Factors and Areas of Local Recurrence in Locally Advanced Lower Rectal Cancer After Lateral Pelvic Lymph Node Dissection. Diseases of the Colon & Rectum.2022.

上一篇: DCR: 结直肠癌手术后的心肌损伤和术后...

下一篇: DCR:超低位直肠癌括约肌间切除术后永久...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