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nt Med: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预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急性-慢性肝衰竭患者预后不良

时间:2022-12-30 05:59:5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背景: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急性对慢性肝衰竭(ACLF)的主要原因,目前全球有3.5亿人感染了HBV。ACLF的特征是器官衰竭、肝功能急性恶化和既往存在慢性肝病的高短期死亡率。目前ACLF的临床管理主要集中在并发症的治疗和多器官支持护理。因此,及时区分高死亡风险患者和低死亡风险患者,有助于提高HBV-ACLF的生存期。许多风险评分模型已被报道用于预测ACLF患者的不良预后,如儿童turcote - pugh (CTP)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和中国重度乙型肝炎ACLF研究组(cosh -ACLF) II评分。然而,这些评分模型之间存在一些局限性。CTP评分由肝性脑病和腹水两个主观参数组成,在不同评价指标之间容易出现偏差。MELD评分由血清肌酐、胆红素和INR计算,其不足之处在于计算复杂。cosh - aclf II评分基于HBV-ACLF患者的大队列建立,具有较高的预后价值;然而,cosh - aclf II评分包含肝性脑病等主观指标,计算非常复杂。因此,从血常规中确定某些客观指标对HBVACLF患者具有预测价值是有必要的。

肝脏是脂蛋白和脂质合成、代谢和分泌几个阶段不可或缺的器官。血脂水平的改变在肝硬化患者中很常见,尤其是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改变。此外,低HDL-C水平与肝硬化患者的死亡率显著相关,这也与感染相关的死亡率相关。

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调查血清HDL-C水平是否可以预测HBVACLF患者的短期预后。

材料和方法:对200例HBV-ACLF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28天的结果,患者被分为非幸存者和幸存者。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以确定死亡率的预测因素,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估这些预测因素的性能。采用Kaplan-Meier分析绘制HDL-C的生存曲线。

结果:队列28天死亡率为27.0%。非幸存者和幸存者之间HDL-C水平有显著差异。在多因素分析中,HDL-C、Child-T urcote - pugh (CTP)、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和中国重型乙型肝炎aclf II研究组(cosh - aclf II)评分被确定为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素(HR = 0.806, 95% CI: 0.724-0.898;Hr = 1.424, 95% ci: 1.143-1.775;Hr = 1.006, 95% ci: 1.002-1.007;HR = 1.609, 95% CI: 1.005 ~ 2.575)。低HDL-C水平的患者预后比高HDL-C水平的患者差。在ROC分析中,HDL-C (AUROC: 0.733)与CTP、MELD和cosh - aclf II评分(AUROC: 0.753;分别为0.674和0.770)。

表1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急性-慢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死亡率相关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图1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表达预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急性-慢性肝衰竭(HBV-ACLF)预后不良。在HBV-ACLF患者中,HDL-C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的累积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组间累积生存率的差异采用log秩检验。

表2根据HDL-C水平的临床资料。

图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儿童turcotte-pugh (CTP)、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和中国重型乙型肝炎aclf II研究组(cosh - aclf II)评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下面积比较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急性-慢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

结论:HDL-C水平可作为HBV-ACLF预后的潜在指标,可作为风险评估和治疗方案选择的简单标志物。

原文出处:Zhang Y,  Chen P,  Zhang Y, et al.Low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evels predicting poor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Front Med (Lausanne) 2022;9

上一篇: 脊柱骨折是这样分型的

下一篇: NEJM重磅:国产新冠药物VV116三期...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