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积风险高出近4倍!近3万人研究:中度宫颈病变能否不做手术?

时间:2023-12-02 17:35:1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分为CIN1、2、3级。CIN2级属于高级上皮内瘤变(即“宫颈癌前兆”),如不及时治疗可能进展为癌症。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CIN2级的方法有大环状宫颈转化区切除术(LLETZ)。不过,既往多项研究显示,CIN2级自行消退的概率较高(两年内为50%~60%),也就是说,如果所有CIN2级患者均接受LLETZ治疗,则存在相当大的过度治疗风险。值得关注的是,LLETZ与早产风险增加相关。因此,许多国家已将主动监测作为年轻CIN2级患者的一种疾病管理选择。

然而,这种较为保守的管理策略对宫颈癌的发生风险有何影响,截至目前尚缺乏充分的研究证据。近日,《英国医学杂志》(THE BMJ)发表的一项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证实,虽然CIN2女性患宫颈癌的绝对风险较低,但接受主动监测的CIN2级女性,20年宫颈癌累积风险几乎高出接受LLETZ治疗女性的4倍。

论文强调,与立即接受LLETZ治疗相比,对CIN2进行主动监测与宫颈癌的长期风险增加相关。这些结果表明,选择主动监测的CIN2女性有必要继续接受长时间的随访。

图片

截图来源:THE BMJ

论文指出,主动监测主要基于阴道镜随访和宫颈活检,选择主动监测的女性可能存在一定的宫颈癌发生风险。从长远来看,即使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患者CIN2级消退,但患者潜伏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风险可能持续存在。当前这项研究基于丹麦登记研究中的患者数据,评估了主动监测CIN2级(包括半年一次的阴道镜随访、宫颈细胞学检查以及多次活检)是否与宫颈癌发生风险升高有关。

分析共纳入1998~2020年27524例偶然确诊CIN2级的女性(诊断时年龄18~40岁),这些患者在确诊后选择接受主动监测(12483例;占比45%)或LLETZ治疗(15041例;占比55%)。

其中,1998年~2012年,大多数女性选择立即接受LLETZ(占比66%),而2013年后大多数女性选择接受主动监测(占比68%)。整体而言,接受主动监测的女性(中位年龄26岁)比立即接受LLETZ治疗的女性(中位年龄30岁)要更年轻。

随访期间,主动监测组和LLETZ治疗组分别有56例(54%)和48例(46%)患者确诊宫颈癌。

分析结果显示,确诊CIN2级后第二年,主动监测组女性的宫颈癌累积风险为0.56%,而LLETZ治疗组为0.37%,此时两组人群的宫颈癌累积风险相当。

此后(即随访时间大于2年),主动监测组女性的累积风险增加,但接受LLETZ治疗的女性累积风险则保持相对稳定。随访20年的分析数据显示,主动监测组女性患宫颈癌的累积风险几乎高出LLETZ治疗组4倍,分别为2.65%和0.76%。总体而言,两组确诊宫颈癌的女性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癌症分期并无明显差异。

研究人员按CIN2级诊断时的年龄(≥30岁或<30岁)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大多数宫颈癌病例(n=71;68%)在年龄≥30岁的女性中确诊,这与两组女性前两年宫颈癌累积风险升高3~4倍相吻合。

此外,随访20年后,主动监测组≥30岁年龄组的累积风险是<30岁年龄组的3倍,分别为5.30%和1.52%LLETZ治疗组≥30岁年龄组的累积风险是<30岁年龄组的2倍,分别为1.27%和0.55%。

总之,当前这项研究基于27524例CIN2级女性的随访数据表明,CIN2级女性发生宫颈癌的绝对风险较低。此外,尽管最初2年的随访结果并未显示主动监测组女性和LLETZ治疗组女性的宫颈癌发生风险存在明显差异,但随访20年后,与LLETZ治疗组相比,主动监测组女性的宫颈癌累积风险要高出近4倍。

论文强调,主动监测组女性宫颈癌发生风险的增加主要由诊断时年龄≥30岁的人群所驱动。当前这项研究的结果对于CIN2级女性的临床咨询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曾经接受过主动监测的CIN2级女性未来或需进一步延长随访时间。

参考资料

[1] Kathrine Dyhr Lycke et al., Untreated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grade 2 and subsequent risk of cervical cancer: population based cohort study. THE BMJ (2023). DOI: 10.1136/bmj-2023-075925

上一篇: Circulation:亚临床原发性醛固...

下一篇: 关注新生,预见未来 | 一次筛查超250...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