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nt Immunol:炎症性肠病和前列腺癌风险的关系

时间:2024-01-12 20:43:1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前列腺癌(PCa)是男性第二大常见癌症,也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近年来PCa治疗取得了进展,但其发病率在世界不同地区差异很大,但均呈逐年稳步上升趋势。最确定的危险因素是年龄、家族史和种族背景,而其他致病因素仍存在争议。近年来研究发现,肥胖、糖尿病、代谢综合征、饮食因素等外源性因素与前列腺癌的发病风险相关。鉴于全球前列腺癌的巨大负担,必须确定可降低前列腺癌发病率的可改变危险因素。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特发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炎症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IBD患者发生胃肠道和肠外恶性肿瘤的风险增加,包括结直肠癌和黑色素瘤。鉴于胃肠道与前列腺的解剖位置接近,几项流行病学研究评估了IBD与PCa风险之间的关联,但结果不一致。多项队列研究表明,与无IBD的男性相比,IBD男性患PCa的风险增加。既往的流行病学观察性研究报道了炎症性肠病(IBD)与前列腺癌(PCa)之间的关联,但因果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评估IBD对PCa的因果关系。

我们使用公共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数据进行了两样本MR分析。根据MR分析的三个假设选择合格的工具变量(IVs)。以逆方差加权法(IVW)为主要方法。补充方法包括MR- egger回归、加权中位数、简单模态、加权模态和MR多效残差和离群值(MR- presso)方法。

 

遗传决定的IBD对PCa没有因果效应(IVW P >0.05)。此外,在MR分析中,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对PCa没有因果关系(IVW P >0.05)。补充方法的结果与IVW法一致。

 

本研究不支持IBD与PCa之间的因果关联,这与大多数观察性研究的观点相反。

原始出处:

Cheng W, Liao Y, Mou R, Xiao X, Jia Y.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nd prostate cancer risk: a two-sample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analysis. Front Immunol. 2023 Jun 20;14:1157313. doi: 10.3389/fimmu.2023.1157313. PMID: 37409117; PMCID: PMC10318899.

上一篇: IBD:阿达木单抗和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儿童...

下一篇: JCEM:Graves病和炎症性肠病


 本站广告